在全球化的贸易环境下,服装进口成为了许多跨境电商和进口商关注的重要话题。然而,服装进口的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查验、采样、归类等环节。今天,我们将重点讨论服装进口的具体流程,以及如何应对其中的“三座大山”——查验、采样和归类。
服装进口的准入条件
在开始进口衣帽服装之前,进口商需要了解并满足相关的准入条件,确保整个进口流程顺利进行。
- 旧服装禁止进口根据相关规定,旧服装禁止进口。若是用于展览、展示等特殊用途的,进口商需要办理特殊审批手续才能进口。
- 营业执照要求进口商的营业执照中必须有纺织品或服装类的经营范围,才能从事相关的进口业务。
- 品牌服饰的进口要求对于有品牌的服饰,进口商需要取得品牌商的授权进出口资质。如果进口商没有进出口资质,也可以通过外贸代理的方式进行进口。
- 进口单证要求进口过程中,除了基础的运单、发票、箱单、合同、报关委托书等单证外,进口商还需要准备一些特殊的单证,如:进口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符合性声明(轻纺声明)出入境货物收发货人质量安全合格保证进口服装货物清单(法检)海关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或企业自有的检测报告
服装进口的采样与检测标准
在服装进口的过程中,采样和检测环节常常成为一个难点。尤其是对于纺织品和服装的标准要求,进口商必须仔细把控。
- 服装进口采样检测标准进口服装的采样需要根据《GB18401-2010》标准进行。根据第7项检验规则(7.2),布匹取样至少要距端头2米,样品的长度不小于0.5米的整幅宽。
- 是否可以申请免于采样如果服装商品列入《实施采信的进口服装商品编号清单》中的商品,可以委托采信机构进行检验,海关根据《采信办法》对采信机构的检验结果实施采信。这种情况下,符合条件的进口服装可以免于命中取样。对于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企业自用或用于样品展示等不进入国内市场销售的服装,进口商可以通过提交《进口服装特殊情况说明》申请降低采样率或免除采样。
服装进口查验
服装类商品在查验时,最常见的异常情况主要有两类:标签不合格和抽样化验不合格。
- 标签不合格在进口服装的过程中,标签是海关查验时重点关注的内容。若发现标签存在问题(例如只有外文标识),进口商可以先进行进口申报,并根据海关要求进行中文标签的整改。整改工作可以在服装流入市场上架销售前完成。
- 抽样化验不合格服装的抽样化验主要是检测纤维成分、甲醛含量、耐汗渍色牢度、PH值等理化指标。如果发现纤维成分含量不合格,通常可以与海关沟通并进行中文标签的整改。但如果发现甲醛含量、耐汗渍色牢度、PH值等不符合国家标准,这类不合格情况无法通过整改来解决,可能需要重新进口或者销毁不合格商品。
总的来说,衣帽服装的进口流程并不复杂,关键在于解决查验、采样、归类等环节中的难点。一旦进口商能够顺利应对这些问题,其他流程就相对简单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建议进口商提前了解相关法规和要求,并准备齐全所需的单证。同时,合规的标签和采样报告是确保进口顺利的重要保障。
%>